《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即將生效,《民法總則》相應廢止。
一、民法中的無因管理是什么意思?
(資料圖片)
無因管理是指當事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進行管理或者服務的法律事實。
無因管理行為是一種自發(fā)性的行為,無因管理人有義務進行適當管理,對于無因管理行為人的合法權益,應及時給予保護。
在無因管理中,管理他人事務的人稱管理人,被他人管理事務的人稱本人。通常管理人是債權人,本人是債務人。
《民法典》
第九百七十九條?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的,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
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guī)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第九百八十條?管理人管理事務不屬于前條規(guī)定的情形,但是受益人享有管理利益的,受益人應當在其獲得的利益范圍內向管理人承擔前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義務。
第九百八十一條?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應當采取有利于受益人的方法。中斷管理對受益人不利的,無正當理由不得中斷。
第九百八十二條?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能夠通知受益人的,應當及時通知受益人。管理的事務不需要緊急處理的,應當?shù)却芤嫒说闹甘尽?/p>
第九百八十三條?管理結束后,管理人應當向受益人報告管理事務的情況。管理人管理事務取得的財產,應當及時轉交給受益人。
第九百八十四條?管理人管理事務經受益人事后追認的,從管理事務開始時起,適用委托合同的有關規(guī)定,但是管理人另有意思表示的除外。
二、無因管理特征
無因管理有三個法律特征:
1、無因管理是管理他人事務的行為。
管理人必須為本人管理一定的事務,不管是對本人財產的保存、改良、利用,還是對其處分。管理人管理事務的行為是事實行為,而不是法律行為。因為確定無因管理不是基于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的意思表示,而是基于一定的需要管理的客觀事實狀態(tài),所以,無因管理不以管理人與本人的雙方意思表示為要素,它不是法律行為,而只能是事實行為。至于管理事務的內容是事實行為還是法律行為,則在所不問,因為客觀事物復雜多樣,管理人管理的事務可能是事實行為,如為本人飼養(yǎng)牲畜,也可能是法律行為,如為本人及時退掉將因過期而作廢的車船票。但不論是事實行為,還是法律行為,都必須是能夠產生債權債務關系的行為,這有兩方面的涵義。一方面是指被管理的事務必須有確定的主體,如果是對公共事務的管理,如打掃街道衛(wèi)生,則不構成無因管理;另一方面是指被管理的事務本身具有一定的經濟內容,能夠產生一定的債權債務關系,如果管理人在管理事務時既不耗費一定資財,也不獲得一定的收益,例如僅為鄰居看守房屋,這也不構成無因管理。同時,管理事務的行為還必須是以作為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的合法行為。如果管理人管理事務的行為是違法行為,這不僅不構成無因管理,而且要受到法律的制裁。至于管理事務的行為之所以要以作為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這是因為管理人本身沒有管理事務的義務,管理人不作為,就不能表現(xiàn)出其對事務的管理,這樣也不構成無因管理。
2、無因管理必須是為了他人的利益。
也就是說,管理人必須有為他人謀利益的目的。從其動機來看,管理人的管理從為他人利益服務出發(fā);從其效果來看,管理行為所取得的利益最終都為本人所享有。如果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是為了管理人自己的利益或本人以外的第三人的利益,則不是無因管理。當然,管理他人事務的意思是事實上的意思,而不是效力上的意思,所以不用表示,但這并不是說不用向任何人表示,而只是指不用向本人表示,這是因為管理人為本人謀利益的目的必須得到公眾的證明或讓別人好判斷,所以,管理人的意思必須向本人以外的第三人(特定或不特定)表示。尤其是在本人事務與管理人事務混雜在一起的時候,管理意思的表示更為重要。當然,管理意思的表示形式可因管理事務的性質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如果被管理的事務非本人莫屬,則管理人只須有管理事務的行為即可;如果被管理的事務既可能是本人的事務,也可能是第三人的事務,甚至可能是管理人自己的事務,則除管理事務的行為之外,還必須有相應的書面或口頭的意思表示。至于管理人在管理事務時是以本人的名義,還是以管理人自己的名義,則在所不問,只要主觀意思上是為了本人的利益,以誰的名義都行。
3、管理人管理他人事務無法律上的義務。
無因管理
如果管理人與本人之間有管理事務的協(xié)議,或法律規(guī)定管理人有管理他人事務的義務,比如,甲應邀為乙修理房屋,或無行為能力人的監(jiān)護人為無行為能力人購置衣物,均不構成無因管理。只有在既無當事人的協(xié)議又無法定義務時,管理人對他人事務的管理才是無因管理。在這里,連帶債務值得特別一提。對于連帶債務,當其中一個債務人代其他債務人履行了全部債務時,有的人認為這是無因管理。筆者認為,這種看法是不正確的。因為法律規(guī)定連帶債務人之間互負連帶債務,債權人只要找到一個債務人,便可要求他履行全部債務,該債務人代替其他債務人履行債務,其根據是法律規(guī)定的連帶債務人的義務,而不是“無法律上的義務”,所以這種情況不屬于無因管理。至于該債務人在償還了全部債務之后,再向其他債務人追償?shù)膯栴},則另當別論。
如果大家覺得無因管理本身的法律概念比較難以理解的話,那么就可以參考小編在開頭為大家舉的一些小例子,相信通過這些小例子就能夠很好的理解無因管理了。而且無因管理所具備的法律特征也是非常明顯的,其本意就是為了保護當事人的一些利益。